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必四國,爰究爰度。
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此維於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
啟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帝遷明德,串夷載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兌。
帝作邦作對,自大伯王季,維此王季,因心則友。
則友其兄,則篤其慶,載錫之光。
受祿無喪,奄有四方。
維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
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
王此大邦,克順克比,比於文王,其德靡悔。
既受帝祉,施於孫子。
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羨,誕先登於岸。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
王赫斯怒,援整其旅,以按徂旅。
以篤於周祜,以對於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岡。
無矢我陵,我陵我阿,無飲我泉,我泉我池。
度其鮮原,居岐之陽,在渭之將。
萬邦之方,下民之王。
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
不知不識,順帝之則。
帝謂文王,詢爾仇方,同爾兄弟。
以爾鉤援,與爾臨沖,以伐崇墉。
臨沖閑閑,崇墉言言,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是類是祃,是致是附,四方以無侮。
臨沖茀茀,崇墉仡仡。
是伐是肆,是絕是忽,四方以無拂。
《皇矣》原文賞析
周人陳述祖德及文王伐密伐崇,克敵制勝。臨:視。莫:定。二國:一說殷、夏;一說邰、豳。四國:四方。耆(音其):致。一說憎惡。憎其式廓:一說增大其疆域(憎通增);一說憎惡二國作惡不斷擴大。眷:回顧。
作:通斫。砍,斬。菑(音字)、翳(音義):木立死曰菑,自斃曰翳。栵(音立):一說砍伐又生的樹;一說樹木成行成列。檉(音稱):又名三春柳。椐(音居):木名。靈壽木。攘(音嚷):排除。檿(音掩):山桑。柘(音這):木名。葉可餵蠶。串夷:即混夷,西戎國名。路:瘠。天立厥配:一說上天立了符合天意的人。
作對: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因心:因,姻,親。親心即仁心。篤其慶:篤於親。慶,善。載錫之光:一說賜文王之大位。奄有:覆蓋;廣有。
貊(音陌):靜。克明:能區分是非。克類:一說能區分族類。克長克君:一說能做族長,能做君長。比:順從。比於文王:一說歸順文王。
無然畔援(音換):不要跋扈。一說不要舍此取彼;一說不要徘徊不進。誕:作語助。登:成。一說升。岸:訟。一說高地。按:止。旅:地名。莒。對:安定。
依:據。一說盛貌。京:周地。一說大阜。侵:一說寢。息兵。矢:陳列。鮮(音顯):巘的假借。山地。原:平原。將:側。方:則。指榜樣,效法。
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發怒聲與怒色,不齊之以撲刑與鞭刑。以,與。夏,夏楚,撲作教刑;革,鞭革,鞭作官刑。鉤援:古時攻城工具。雲梯之類。臨沖:古時兩種戰車的名稱。
閑閑:一說動搖;一說盛大。言言:高大。連連:徐。馘(音國):不服者殺而獻其左耳。安安:不輕暴。類:古代以特別事故祭天與天神叫類。祃(音罵):古代軍中的祭名。致:送而付之。以克而不取。附:通撫。茀茀(音福):強盛貌。仡仡(音義):通屹屹。高聳貌。肆:突。襲擊。忽:滅。拂:違抗。
引自《輕松學詩經》来自www.lookup.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