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都篇》

作者:曹植  朝代:魏晉  體裁:樂府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
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
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
攬弓捷鳴鏑,長驅上南山。
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
觀者鹹稱善,眾工歸我妍。
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
膾鯉臇鮐蝦,炮鱉炙熊蹯。
鳴儔嘯匹侶,列坐竟長筵。
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
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
雲散還城邑,清晨復來還。

《名都篇》原文賞析

【註釋】 ⑴本篇是《雜曲歌•齊瑟行》歌辭。  ⑵妖女:艷麗的女子。 ⑶京洛:即 “洛京”,指東漢都城洛陽。 ⑷鬥雞:以兩雞相鬥為娛樂,這是從春秋時代 就有的習俗,漢魏到唐都盛行。魏明帝曾在洛陽築鬥雞臺。 ⑸長楸:古人在 道旁種楸樹,綿延很長,所以叫“長楸”。  ⑹捷:引。一作“挾”。“鳴 鏑”,又叫“嚆矢”,就是響箭的鏃。 ⑺南山:通常指終南山,這裏指洛陽 的南山。 ⑻兩禽:指雙兔,獵獲的鳥獸都叫做禽。 ⑼接:對飛馳的東西迎 前射擊。 ⑽眾工:指眾善射者。歸我妍:稱許我射得好。“我”是代少年自 稱。 ⑾平樂:觀名,漢明帝時造,在洛陽西門外。 ⑿雋(左應加月旁,音 吮):比較幹的肉羹。這裏用作動詞,“雋胎鰕”就是用胎鰕做羹。“胎鰕”, 有子的魵魚。(或疑“胎”是“鮐”的誤字,鮐是海魚。)炮鱉:炮是燒烤。 熊蹯(音煩):熊掌。 ⒀“鳴儔”包言呼朋喚類。 ⒁擊鞠壤:蹴鞠和擊壤, 都是古傳的遊戲。鞠是毛球,玩時有用杖擊者。壤用兩塊木片制成,一頭寬闊, 一頭尖銳,長一尺四寸,闊三寸。玩時將一塊放三、四十步以外的地上,用另 一塊扔過去打它。 ⒂來還:言又來到東郊、南山、平樂觀這些地方取樂。
【品評】
   這首詩塑造了一位風流英俊的京洛少年形象。他既熱衷於騎射飲宴,及時 行樂;又技藝出眾,渴望乘時建功。 可惜沒有報效之機, 只能日日鬥雞走馬 ……。清人吳琪曾指出,這首詩寫馳騁遊樂,“只是牢騷抑郁,借以消遣歲月, 一片雄心無有泄處。其自效之意,可謂深切著明矣。”這話道出了《名都篇》 的底蘊。
   詩人善於從動態的描寫中來刻畫京洛少年的形象。如詩中用了“走馬”、 “馳騁”、“攬弓”、“長馳”等一連串如行雲追月的動作,寫出了少年的英 武矯健。再如詩中用“挽”、“發”、“縱”、“連”、“仰”、“接”等動 詞來形容少年騎射的動作,準確而傳神,透出一股虎虎生氣。至於京洛少年的 風流惆儻、灑脫不羈的性格,也是通過“鳴儔嘯匹侶”、“連翩擊鞠壤”等動 作來表現的。盡管詩歌中沒有對少年的神情外貌作直接描繪,但是驅馬逐兔、 攪弓射鳶、鳴儔嘯侶……這些繪聲繪色的動態描寫,已經把他的形象栩栩如生 地塑造出來了。
   這首詩敘事簡捷,脈絡清楚,首尾圓合。它宛如展開一幅單調的遊樂圖長 軸:京洛少年們“清晨復來還”,日復一日,這種豪華而無聊的生活將吞噬他 們的青春才華。詩人的苦悶則從這畫面中隱隱透出。

曹植詩詞推薦

薤露行
野田黃雀行
送應氏
送應氏
箜篌引
七哀詩
名都篇
美女篇
白馬篇
七步詩
情詩
責躬
靈芝篇
雜詩
浮萍篇
曹植所有詩詞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