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別夢得》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代  體裁:七絕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重别梦得》原文賞析

  元和九年(814),柳宗元和劉禹錫同時奉詔從各自的貶所永州、朗州回京,次年三月又分別被任為遠離朝廷的柳州刺史和連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至衡陽分路。面對古道風煙,茫茫前程,二人無限感慨,相互贈詩惜別。《重別夢得》是柳宗元贈給劉禹錫三首詩中的一首。

  這首詩寫臨岐敘別,情深意長,不著一個愁字,而在表面的平靜中蘊蓄著深沈的激憤和無窮的感慨。“二十年來萬事同”,七個字概括了他與劉禹錫共同經歷的宦海浮沈、人世滄桑。二人在貞元九年(793)同時進士及第,踏上仕途,迄今已度過了二十二個春秋。二十多年來,他們在永貞改革的政治舞臺上“謀議唱和”、力革時弊,後來風雲變幻,二人同時遭難,遠謫邊地;去國十年以後,二人又一同被召回京,卻又再貶遠荒。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們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造成了這一對摯友“二十年來萬事同”的坎坷遭遇。然而使詩人慨嘆不已的不僅是他們個人出處的相同,還有這二十年來朝廷各種弊政的復舊,劉禹錫深深理解柳宗元的這種悲哀,所以在答詩中抒發了同樣的感慨:“弱冠同懷長者憂,臨岐回想盡悠悠。”他們早年的政治革新白白付之東流,今朝臨岐執手,倏忽之間又將各自東西,撫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今朝”二字寫出了詩人對最後一刻相聚的留戀,“忽”字又點出詩人對光陰飛逝、轉瞬別離的驚心。“西東”非一般言別套語,而是指一去廣東連縣,一去廣西柳州,用得正切實事。

  由於是再度遭貶,詩人似乎已經預感到這次分別很難再有重逢的機會,便強忍悲痛,掩藏了這種隱約的不祥預感,而以安慰的口氣與朋友相約:如果有一天皇帝開恩,準許他們歸田隱居,那麽他們一定要蔔舍為鄰,白發相守,度過晚年。這兩句粗看語意平淡,似與一般歌詠歸隱的詩歌相同,但只要再看看《三贈劉員外》中,詩人又一次問劉禹錫:“今日臨岐別,何年待汝歸?”就可以明白詩人與劉禹錫相約歸田為鄰的願望中深蘊著難舍難分的別愁離恨和生死與共的深情厚誼。身處罻羅①之中而向往遺世耦耕②,是封建知識分子在政治上碰壁以後唯一的全身遠禍之道和消極抗議的辦法。因此這“皇恩”二字便自然流露了某種譏刺的意味。“若許”二字卻說明目前連歸田亦不可得,然而詩人偏偏以這樣的夢想來安慰分路的離愁,唯其如此,詩人那信誓旦旦的語氣也就更覺淒楚動人。

  這首詩以直抒離情構成真摯感人的意境,寓復雜的情緒和深沈的感慨於樸實無華的藝術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憤而憤意自見。語似質直而意蘊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結。蘇東坡贊柳詩“發纖秾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這也正是這首小詩的主要特色。

  (葛曉音)

柳宗元詩詞推薦

早梅
感遇二首
貞符
視民詩
登柳州峨山
嶺南江行
溪居
漁翁
江雪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別舍弟宗一
溪居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柳宗元所有詩詞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