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

作者:顧炎武  朝代:清代  體裁:七律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裏自登臨。
十年天地幹戈老,四海蒼生吊哭深。
水湧神山來白鳥,雲浮仙闕見黃金。
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烈士心。

《海上》原文賞析

1、《海上》四首是一組史詩,作於順治三年(丙戌年,1646)秋間,敘述乙酉、丙戌兩年的東南大事。乙酉(1645)六月,南明福王(弘光帝)朱由崧、潞王朱常澇相斷降清;魯王朱以海在浙江紹興監國,而黃道周等於福州擁立唐王朱聿鍵為帝,改元降武,遙受作者兵部職方司之職。丙戌年春,將赴閩中,以母喪未葬,不果行;六月,清兵渡錢塘江,魯王棄紹興,由江門入海,其時唐王猶駐延平(今福建南平)。入秋,作者鄉居登山望海,感慨而作此詩,對明王室既哀其衰敗、嗟其失計,又望其恢復,交織著憂國憂民的沈郁心情。前人對這一組詩評價很高,認為可擬於杜甫的《秋興》八首。2、這首詩有感於魯王遁海而作(依黃節說)。3、“十年”二句:自崇禎初年,清兵即入關,幹戈不息,百姓塗炭;以後又有農民起義軍與明軍的戰爭,故詩中雲雲。十年, 系約舉成數。蒼生,人民。 老,久。吊哭,一本作“痛哭”。4、“水湧”二句:寫望海時的想象。白鳥,一本作“白馬”。神山、仙闕,借喻海上抗清根據地。黃金,《史記·封禪書》:“此三神山(方丈、蓬萊、瀛洲)者,其傳在渤海中……諸神仙及不死之藥在焉。其物禽獸盡白,黃金銀為宮闕。”5、“此中”二句:疑指海上彈丸之地,恐難作為抗清根據地,以符遺民的願望。黃節註引《南疆逸史》:“魯王之出海也,富乎將軍張名振棄石浦,以舟車扈(隨從)王至舟山,黃斌卿不納。”以為指張名振被拒事。酬,償。黃斌卿,莆田人,舟山守將。烈士,壯懷激烈之士。

顧炎武詩詞推薦

精衛
海上
海上
古北口
賦得秋柳
海上
過蘇祿東王墓
秋山
酬朱監紀四輔
秋山
海上
白下
雨中至華下宿王山史家
汾州祭吳炎潘檉章二節士
五臺山
顧炎武所有詩詞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