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詠梅》

作者:陳亮  朝代:宋代  體裁:

的皪兩三枝,點破暮煙蒼碧。
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橫笛。
月華如水過林塘,花陰弄苔石。
欲向夢中飛蝶,恐幽香難覓。

《好事近 咏梅》原文賞析

陳亮的這首詞初看是詠梅,但並不單純是為了詠梅,而是有所寄托,作者想借梅的高風亮節來比喻自己的卓爾不然。
詞的上片,作者用凝煉的畫筆,似乎毫不經意地就點染出屋角檐下那兩三枝每天都見到但並未留心過的梅的卓約風姿。“的皪兩三枝,點破暮煙蒼碧”,“的皪 ”,是鮮明的意思。用這兩字點出梅花的秀潔,但也只有兩三枝,故並不顯得繁艷。而在“蒼碧”的暮煙襯托下,卻還是十分醒目,所以特用“點破”二字,以示不凡。作者筆下沒有給讀者一個鮮花錦簇的熱烈畫面,而只以“兩三枝”相點綴,似乎顯得冷清。這是因為梅開於冬春之際,這使它與姹紫嫣紅的春花不同,它的開放,要經受一番與嚴寒的搏鬥。梅以虬勁的枝幹和甚至顯得稀疏的花朵,在萬卉雕零的嚴寒中向世界顯示了它獨出的英姿,這孤傲給人以特殊的美感。人們折梅或畫梅,往往只取一兩枝,正不以繁華似錦為美。因此,詞中“的皪兩三枝”確是恰到好處的。而且,正因其少,才給人以“點破”“暮煙蒼碧”的感覺。接下來,詞人用帶有主觀情意的“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吹笛 ”,使這梅介入人事,並賦予它以人的靈性 。這裏的“玉奴”,泛指美人。看,這梅雖那樣純潔孤高,卻又多麽有情呵!本來此景應該說是玉奴倚梅吹笛,但在詞人眼裏,卻恰恰相反,而是這梅有意地循屋檐斜入過來,陪傍著吹笛的玉奴了。作者這樣寫,不但化無情為有情,而且突出了梅的形象,而吹笛的“玉奴”反成為陪襯了。因為這裏是在詠梅啊。
詞的下片更以抒情為主。換頭兩句不僅有承轉作用,而且極力渲染夜色 ,造成一種優美靜謐的境界,為寫朦朧夢境創造條件。然後,作者別出心裁地以夢中化蝶 、追蹤香跡抒發自己對梅的喜愛和追求之情,乃更出新意。再續以“恐幽香難覓”一句為結,卻言夢中雖可化蝶穿花,卻因無法再尋覓到梅的幽香而若有所失 ,寫出愛梅人對梅可見而不可及的微妙心理。
如此虛虛實實、或夢或醒,既真切而又光怪陸離,把這梅的品格和詞人的心境交織在一起來寫,表達得曲折盡意,饒有余味。
借物詠懷的手法 ,是我國魏晉之際的阮籍首創,他用此法創作了80 多首詩詞 ,此後,很多身居戰亂中懷才不遇的詩人常采用這種手法來借物寄心,寫懷述誌 。“ 詠梅”更是歷代詩詞作家耳熟能詳的題材。
所以,關於梅,無論從什麽角度來描寫,總難免除落入俗套之運。象眾所周知的梅的高潔品格,這當然是必須突出的重點,但若純粹地只從這點著眼,就努必會步前人後塵。如何從這裏獨辟蹊徑,寫出新意,那就得看作者的功力了。陳亮的這首詩詞,從表面上看,顯得平淡無奇,沒有驚人之語,運用歷史典故亦不多。但仔細品讀,便會發現它仍是以新的手段寫出新的誌趣,並未落入前人窠臼,而實在是獨具一格,精妙獨到。

陳亮詩詞推薦

好事近 詠梅
點絳唇 詠梅月
品令
念奴嬌
賀新郎 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念奴嬌 登多景樓
瑞雲濃慢
彩鳳飛
虞美人 春愁
三部樂
賀新郎
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暮花天/花發沁園春
水調歌頭
三部樂
陳亮所有詩詞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