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痕初化池塘草,熒熒野光相趁。
扇薄星流,盤明露滴,零落秋原飛磷。
練裳暗近。
記穿柳生涼,度荷分暝。
誤我殘編,翠囊空嘆夢無準。
樓陰時過數點,倚闌人未睡,曾賦幽恨。
漢苑飄苔,秦陵墜葉,千古淒涼不盡。
何人為省。
但隔水餘暉,傍林殘影。
已覺蕭疏,更堪秋夜永。
《齐天乐 萤》原文賞析
王沂孫的幾首詞為歷代評論家所推崇。或論之為“運意高遠,吐韻妍和,”(戈載《七家詞選》),或稱之為“詠物最爭托意,肅事處以意貫串,深化無痕。”這首詞借詠螢寄托亡國之恨,結構甚為嚴密,體物精工,托意較為深遠。“碧痕初化池塘草,熒熒野光相趁”,螢 ,在水邊草根產卵 ,常被誤認為是腐草所化 ,《藝文類聚》卷三引《 周書·時訓 》及《禮記 》,說“腐草化為螢”,故有首句 。寫螢的初生及其發光。碧痕,象草又象螢 。熒熒,狀似螢光,“相趁”指相逐飛行於野外 。“扇薄星流”,化用杜牧《秋夕》“輕羅小扇撲流螢”詩句 。薄薄的羅扇撲不了螢,飛螢象星光一樣,不斷流動。“盤明露滴”,據歷史記載,漢武帝曾經建造一個銅柱 ,高達二十丈 。上建有一銅人,托著盤子,接著上天滴下的露澤 。這裏意為流光。“零落秋原飛煈”講述螢的飛與光。俗稱煈為鬼火,句說螢光秋原中的煈火,以“零落”二字形容,令人大興亡國之慨。這裏逐步渲染螢光本身和有關環境所呈現的陰冷氣氛。
“練裳暗近”,用杜甫《見螢火》詩“簾疏巧入坐人衣”和《熒火》“時能點客衣 ”句意,描述螢暗中飛近人身。“記穿柳生涼 ,度荷分暝”,“記”字為領字,從而引出作者本人,從作者記憶中的形象來寫螢。穿柳、度荷描述螢的姿態優美。生涼,感受強烈似涼風襲來;分暝,螢飛荷塘劃破了荷塘暮色,構思巧妙新穎 。“ 誤我殘編 ,翠囊空嘆夢無準 ”。《 晉書·車胤傳》“(車胤)家貧不能得油,夏月則用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借與螢有關的事,自嘆國亡讀書無用。
上片,以寫螢起 ,歸結到自身的不得誌;下片,也以寫螢起 ,而歸結到亡國之恨 。“樓陰時過數點,倚闌人未睡,曾賦幽恨”由寫螢飛,過渡到人見螢生恨 ,螢人並寫 ,樓陰倚闌相應 ,未睡和幽恨呼應。“漢苑飄苔,秦陵墜葉 ,千古淒涼不盡”。漢苑苔積能飄,秦陵樹葉飛墜,預示國亡。也正是“千古”的“淒涼”之事 。這種事到當今仍相繼“不盡”,使人淒涼倍甚。暗中關合宋亡。劉禹錫《秋螢引》:“漢陵秦苑遙蒼蒼,陳根腐葉秋螢光。夜空寂寥金氣凈,千門九陌飛悠揚 。”此詩 ,寫螢與漢苑、秦陵的關系,渾化無跡。使賦幽恨和螢相連 。“何人為省?但隔水余暉 ,傍林殘影”。點出螢與“淒涼不盡”之事的關系,迂回烘托,任讀者的思緒信馬馳韁。這些事,只有夜裏的飛螢能以其“隔水”、“傍林”的活動,以其“余暉”、“殘影”的身段去見證。
“何人”二字 ,以人帶螢,以螢喻人。其註意、痛心於那些亡國之事,與螢相同。作者在螢身上,暗寓遺民身世,傾註那麽多的共同感情。漢苑、秦陵之事,針對著元朝占領臨安後,江南釋教總統楊璉真伽在紹興一帶挖掘南宋的陵墓 。“已覺蕭疏,更堪秋夜永!”秋天夜路漫漫 ,那能靠螢光來支持。這裏隱喻宋朝遺民面對亡國的蕭縈河山 ,前路漫漫 ,不見光明,艱難的處境難以挨受。
此詞很大的特點在於,全文是詠螢的,但並無一“螢”字出現,而借它物烘托。並且在詠螢中,作者將一腔對故國懷戀而產生的郁悶心緒 ,全部傾註出來,當是其遺民情結使然。转自www.lookup.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