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院深疑無路通。
碧紗窗影下,玉芙蓉。
當時偏恨五更鐘。
分攜處,斜月小簾櫳。
楚夢冷沈蹤。
一雙金縷枕,半床空。
畫橋臨水鳳城東。
樓前柳,憔悴幾秋風。
《小重山》原文賞析
此詞抒寫情侶離別相思的情懷。詞中於上片虛而若實,寫夢中相會;下片實中有虛,寫夢回淒涼。全詞通過敘寫別後經年。相思成夢。夢回淒涼的真實情景,從設想和現實兩方面表出了主人公對愛人的誠摯深情。整首詞化景物為情思,語彌淡而情彌深,讀來別有一番風味。上片起首一句 ,“疑”字用得極妙。這個“疑”,不僅寫出男主人公之“疑”而且表明是夢中之“疑”。
相別日久,朝思暮想,以致因情生幻 ,“靈魂出竅”,在夢中跋涉千裏,來到了過去曾經和心上人歡會的舊地。夜闌人靜,月明星稀,看著那花木繁茂,曲折幽深的花園 ,不禁心生疑慮 ,種種忐忑不安的測度借“疑無路通”表現出來,寫得迷離惝恍。
碧紗句 ,重點在“芙蓉”上。《西京雜記》卷二說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以後有“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長恨歌》)、“強整嬌姿臨寶鏡 ,小池一朵芙蓉”(李珣《臨江仙》)等句,都是以“ 芙蓉 ”來喻美人,此處襲用前人的這種用法。在“芙蓉”之上加以“玉”字,前面又限以“碧紗窗影下 ”之絕美環境,真是形神俱現,呼之欲出。
主人公拂柳穿花 ,孑孑前行 ,剛剛繞過那幽雅的回廊,已經看到心上人佇立在如夢如幻的朦朧碧紗窗影下,似玉琢芙蓉,嬝嬝婷婷,顧盼生輝,笑顏以待。
“當時”句寫良夜何其,歡娛很短,正當兩人意愜情濃、熱烈纏綿之際,東方已白,曉鐘發動,這怎能不使人產生“ 偏恨 ”的感慨呢!冠以“當時”二字,應是既指今夢,亦指昔時,動蕩變幻之中,虛實莫變。
“分攜”句謂在曉鐘的聲聲催促之下,兩人在戶外執手依依,灑淚相別,那清冷的月光斜照在簾櫳之上,更增添了別離的痛苦和感傷。
換頭一句承上啟下 ,由虛入實 。用宋玉《高唐賦 》夢懷王與神女在夢中相會之典 ,故詞句以“楚夢”借指上片的情事。驀然驚覺,夢冷蹤沈,殘月殘燭,空虛寂寞。眼前精心繡制的金縷雙枕,反襯出主人公此時的孤獨;身邊空蕩蕩的半床鴛被,更使他黯然銷魂 。這兩句是全詞的詞眼結拍兩句 ,又化實為虛,從對面寫起。“鳳城”,即京城,男主人公這時正遠在天涯,而他所戀的女子卻遠在京城東邊一角。由上句的“雙枕”、“半床 ”,很自然地聯想起對方對自己的思念 。詞人以樓前楊柳幾度秋風 、幾度雕零來暗示女方的失望和憔悴,賦情於物,亦物亦人,更得含蓄蘊藉之妙。来自www.lookup.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