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作者:朱淑真  朝代:宋代  體裁:

去年元夜[1]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生查子》原文賞析

[1]元夜:農歷正月十五夜,即元宵節,也稱上元節。

  按:此詞一說歐陽修作,但《六一詞》與其它詞集互雜極多,不足為憑。力辯此詞非朱淑真所作者如《四庫提要》,乃出於保全淑真“名節”,衛道士心態,何足道哉!細賞此詞,似非六一居士手筆,實乃斷腸之聲。淑真另有一首《元夜詩》,可與此詞互看:“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吹鼓鬥春風。新歡入手愁忙裏,舊事驚心憶夢中。但願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賞燈那待工夫醉,未必明年此會同。”

  詞以靈光獨運的藝術構思,使今與昔、悲與歡互相交織、前後映照,從而巧妙地抒寫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感。
  上片追憶去年元夜的歡會。“花市燈如晝”,極寫元宵燈火輝煌。自唐代起,就有元夜張燈、觀燈的習俗,至宋而其風益盛。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記燈市景象雲“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可知,“花市燈如晝”乃狀其實況,略無誇飾。但描寫燈市不過是為了展示歡會的時空背景,因而一筆帶過,不多著力。
  “月上柳梢頭”二句含“賓”就“主”,再現那令人沈醉的情景。“黃昏後”,交待主人公與其情侶相會的時間。“月上柳梢頭”,既是對“黃昏後”這一時間概念的形象示現,也是對男女主人公歡會的環境的補充描繪——明月皎皎,垂柳依依,是那樣富於詩情畫意。“人
約”,點出男女主人公並非邂逅燈市,而是早有密約。這表明他們即便尚未私訂終身,至少也彼此傾心。
  值得稱道的是,作者沒有正面涉筆他們相會前的心馳神往,見面後的歡聲笑語以及分手後時的意亂情迷,而僅用一句“人約黃昏後”提示, 深得藝術三昧。
  下片抒寫今年元夜重臨故地,不見伊人的感傷。“月與燈依舊”,說明景物與去年一般無二,照樣月光普照,華燈齊放。但風景無殊,人事全異。“不見去年人”二句情緒一落千丈:去年鶯儔燕侶,對訴衷腸,今年孤身支影, 徒憶前盟, 主人公怎能不撫今思昔,淚下如註。因何“不見”,一字不及,或話有難言之隱,或許故意留下懸念。全詞的藝術構思近似於唐人崔護的《遊城南》詩(去年今日此門中),卻較崔詩更見語言的回環錯綜之美,也更具民歌風味。
--------------------------
這首詞與唐朝詩人崔護的名作《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有異曲同工之妙。詞中描寫了作者昔日一段纏綿悱惻、難以忘懷的愛情,抒發了舊日戀情破滅後的失落感與孤獨感。
上片寫去年元夜情事。頭兩句寫元霄之夜的繁華熱鬧,為下文情人的出場渲染出一種柔情的氛圍。後兩句情景交融 ,寫出了戀人在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 ,制造出朦朧清幽 、婉約柔美的意境。
下片寫今年元夜相思之苦。“ 月與燈依舊 ”與“不見去年人”相對照,引出“淚滿春衫袖”這一舊情難續的沈重哀傷,表達出詞人對昔日戀人的一往情深。
此詞既寫出了伊人的美麗和當日相戀的溫馨甜蜜,又寫出了今日伊人不見的悵惘和憂傷。在寫法上,它采用了去年與今年的對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間形成哀樂迥異的鮮明對比,從而有效地表達了詞人所欲吐露的愛情遭遇上的傷感、苦痛體驗。這種文義並列的分片結構 ,形成回旋詠嘆的重疊 ,讀來一詠三嘆,令人感慨。

作品出處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朱淑真詩詞推薦

黃花
落花
初夏 / 即景 / 清晝
東馬塍
愁懷
元夜
絕句二首 其二
圈兒詞
清平樂
蔔算子
謁金門 春半
自責
絕句二首 其一
秋夜
約遊春不去
朱淑真所有詩詞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