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董傳留別》

作者:蘇軾  朝代:宋代  體裁:七律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和董传留别》原文賞析

【簡析】《和董傳留別》蘇軾寫於從鳳翔回到長安時,蘇軾在鳳翔,董傳曾與蘇軾相從,董傳當時很貧困。

【註釋簡析】
麤繒:粗絲綁髮,粗布披身。
裹:經歷。
生涯:人生的境遇過程。
腹有:胸有,比喻學於成。
氣:表於外的精神氣色。
華:豐盈而實美。
老儒:博學而年長的學者。如:博學老儒。
瓠業:詩經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瓠葉,大夫刺幽王也。或以為燕飲之詩。首章二句為:幡幡瓠葉,采之亨之。
舉子:被舉應試的士子。
槐花: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 的幹燥花及花蕾。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采收,及時幹燥,除去枝、梗及雜質。前者習稱“槐花”,後者習稱“槐米”。
囊空不辦:引用《南史‧虞玩之傳》「玩之為少府,猶躡屐造席。高帝取屐親視之,訛黑斜銳,瓚斷以芒接之。問曰:『卿此屐已幾載?』玩之曰:『初釋褐拜征北行佐買之,著已三十年,貧士竟不辦易。』引用孟郊詩而不直接引用其詩語,而引用其「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之詩意,但轉化為「尋春馬」;引用虞玩之因貧困而舊屐著三十年不辦易的事典,而轉化為「囊空不辦」,引用二個典故融合為一句,語多轉折。
囊空:口袋裡空空的,比喻沒有錢。
尋春馬:引用孟郊《登科後》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擇婿車:此指官賈家之千金美女。官賈富家之千女所座之馬車,遊街以示擇佳婿,古有擇婿樓。
世俗:社會上流傳的風俗習慣。

作品出處

苏轼诗集 卷二

蘇軾詩詞推薦

念奴嬌 赤壁懷古
獄中寄子由二首
守歲詩
上元侍宴
春宵
催試官考較戲作
試院煎茶
水調歌頭
定風波
癸醜春分後雪
出獄次前韻二首
飲湖上,初晴後雨
惠崇春江晚景
陽關曲 中秋月
花影
蘇軾所有詩詞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