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春 立春》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體裁: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
 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
 年是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
 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熏梅染柳,更沒些閑。
 閑時又來鏡裏,轉變朱顏。
 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
 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汉宫春 立春》原文賞析

【註釋】

①堆盤:古時風俗,於立春日作五峰盤,並以黃柑釀酒,稱洞庭春色。
②解連環:指戰國時秦昭王遣使謂齊王後解玉連環事。

【評解】

微雨輕寒,春回大地。年時燕子,夢到西園。然而花開花落,春去春來,卻使人
“改變朱顏”。詞人對景感懷,引起了歲月匆匆、功業未成之慨嘆。“問何人會解連環”
一句,用古喻今,詞人憂國之心,可謂一往情深。

【集評】

周濟《宋四家詞選》:“春幡”九字,情景已極不堪,燕子猶記年時好夢,黃柑青
韭,極寫晏安酖毒。換頭又提動黨禍,結用雁與燕激射,卻捎帶五國城舊恨。辛詞之怨,
未有甚於此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稼軒詞其源出自楚騷,起勢飄灑。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闋鋪敘“立春”而已。轉頭處向東風調笑,已屬
妙語。更雲人盼春來,我愁春至,因其暗換韶光,老卻多少朱顏翠鬢,語尤雋妙。然則
歲歲之花開花落,春固徒忙,人亦徒增惆悵耳。
------------------
我們知道,辛棄疾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北方度過的。當時的中國北方,已為金人所統治,辛棄疾的家鄉山東也不例外。他是在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從金國歸於南宋的。據鄧廣銘先生考證,這首詞是他南歸之初、寓居京口(鎮江)時所作的一首詞。
此詞上片通過立春時節景物的描繪,隱喻當時南宋不安定的政局。開頭“春已歸來”三句,點明立春節候。按當時風俗,立春日,婦女們多剪彩為燕形小幡,戴之頭鬢。故歐陽修《春日帖子》中有“共喜釵頭燕已來”之句。“無端風雨”兩句 ,既指自然界的氣候多變,也暗指南宋最高統治集團驚魄不定、碌碌無為之態 ,宛如為余寒所籠罩 。“年時燕子”三句,作者由春幡聯想到這時正在北飛的燕子,可能已經把他的山東家園作為歸宿了 。“年時”即去年,這說明作者作此詞時,離別他的家鄉才只一年光景。接下去“渾未辦”三句,是說作者新來異鄉,生活尚未安定,春節到了,連旨酒也備辦不起,更談不到肴饌了。
詞的下片進一步抒發作者自己的憂國懷鄉之情。“卻笑東風從此”三句,作者想到立春之後,東風就會忙於吹送出柳綠花江的一派春光。“閑時又來鏡裏,轉變朱顏 ”,語雖虛擬,實際表達了作者初歸南宋急欲報國、收復失土的決心,深恐自己磋砣歲月,年華虛度。這裏說的“清愁 ”,實際是作者的憂國憂民的情懷。“解連環”,是用《戰國策》秦昭王送玉連環給齊國王後,讓她解開的故事。當時的齊王後果斷機智地把玉連環椎破,使秦的詭計流於破產。但環顧當前,南宋最高統治集團中人,誰是能作出抗金的正確決策的智勇人物呢?“生怕 ”,即“甚怕”。“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表示作者對於恢復事業的擔憂,深恐這一年的花由盛開又復敗落,而失地卻未能收復,有家仍難歸去,言語、句流露出一絲的惆悵。
從這首詞的思想內容看,雖不能確斷其為辛棄疾南歸後所寫的第一首詞,但必為初期之作。在這首詞中,他對於恢復大業的深切關註,他的激昂奮發的情懷,都已真切地表達出來。

辛棄疾詩詞推薦

江郎山和韻
采桑子 書博山道中壁
送劍與傅巖叟
元日
滿江紅
蔔算子 修竹翠羅寒
鷓鴣天 戲題村舍
采桑子 此生自斷天休問
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浣溪沙
遊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水調歌頭 盟鷗
清平樂.村居
青玉案 元夕
定風波 暮春漫興
辛棄疾所有詩詞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