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作者:惠洪  朝代:宋代  體裁:

綠槐煙柳長亭路。
恨取次、分離去。
日永如年愁難度。
高城回首,暮雲遮盡,目斷人何處。
解鞍旅舍天將暮。
暗憶丁寧千萬句。
一寸柔腸情幾許。
薄衾孤枕,夢回人靜,徹曉瀟瀟雨。

《青玉案》原文賞析

【註釋】

①取次:即次第也。
②侵曉:天漸明。

【評解】

此詞情景交融,抒寫傷別、懷人的心情。上片寫恨別,離人遠去,回首高城,無限
悵惘。下片寫別後的懷念。夢回人靜,夜雨瀟瀟,益覺淒涼。通篇寫得淒婉細膩,情思
綿綿。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其(惠洪)詩詞多艷語,為出家人未能忘情絕愛者。如“十
分春瘦綠何事,一掬鄉心未到家。”(《上元宿嶽麓寺詩》)“海風吹夢,嶺猿啼月,
一枕相思淚。”(《青玉案·謫海外作》)
以及這首《青玉案》“一寸柔腸情幾許?薄衾孤枕,夢回人靜,侵曉瀟瀟雨。”皆
是。
徐釚《詞苑叢談》:末人小詞,僧徒惟二人最佳,覺範之作類山谷,仲殊之作似
“花間”。


  惠洪是宋代的詩僧,也工詞。其詞婉麗,多艷語。這首《青玉案》步賀鑄有名的《青玉案》(淩波不過橫塘路)原韻,抒寫傷別懷人之情。
  長亭,秦漢時,在驛道邊隔十裏置一亭,謂之長亭,是行人歇腳和餞別的地方。綠槐煙柳,槐者,懷也;柳者,留也。槐柳蔭成,如煙籠霧罩,顯示出一片迷茫、悵惘的傷離恨別的氛圍。就在這槐柳如煙,長亭連短亭的驛道上,多少人臨歧灑淚,次第分離!
  詞由別時情境寫到別後心情。俗語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所謂“日永(長)如年”,正是強調因別愁綿綿而主觀感受到的一日之長。最難堪時,登高回首,目盡蒼天,只見層層暮雲遮斷了望眼。而鄉關,更在暮雲青山之外!
  柳宗元有句雲“嶺樹重遮千裏目”(《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韓愈亦發出過“雲橫秦嶺家何在”(《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的痛切的悲呼。它們都表現了一種鄉關遠隔,親人睽離,欲歸不能的強烈的阻隔心態。
  下闋以時間為線索,接寫行人於日暮時分駐馬解鞍,投宿旅舍。“寒燈思舊事”(杜牧《旅宿》),詞人在孤館獨對青燈,前塵往事,亦紛至沓來,暗中憶及分離時之細語丁寧,幾多柔情,幾多思念!如今,只有夢魂可超越時空,暫返鄉關,和伊人小聚。恍然警覺,只有孤枕寒衾,燈昏人靜,天色漸明,而窗外小雨瀟瀟,亦如人之潸潸清淚,綿長無盡。
清徐《詞苑叢談》雲:“凡詞無非言情。”又引宗梅岑語:“詞以艷麗為工,但艷麗中須近自然本色。”(《叢談·品藻二》)惠洪身為僧人,而“其詩詞多艷語,為出家人未能忘情絕愛者”(薛礪若《宋詞通論》)。
(侯孝瓊)

此為行旅懷人之作。全詞代友人黃峪設辭,描寫行者的離愁別恨 ,上片寫行者與居者離別時的情景,下片轉入行者對居者的思念,主要從行者的角度來寫居者。全詞情思婉約,真切動人,感人肺腑,將分別之愁、路途之愁、投宿之愁、夜思之愁抒寫得淋漓盡致。
起首三句 ,寫長亭送別 。綠槐煙柳,是夏初光景。長亭,古代官道上所置之亭,為行人休憩及餞別之處。取次,這裏是草草之義,意味著走得匆促。歡情未足,就分別了 。離別已堪恨,“此別匆匆”就更添人恨 。這個“恨”字乃一篇主旨。“脈”句寫行人啟程後寂寞孤獨,倍感思親,因愁而覺月長如年。歇拍三句化用唐人歐陽詹“高城已不見,況復城中人”(《初發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詩意,寫行者禁不住愁思,立馬回望來時路,只見天邊暮雲四合,遮斷視線,城中的親友已遙不可見。更覺感情深摯。
過片寫行者在日色將暮時歇馬解鞍 ,寓居旅舍。客館寒窗,孤寂中又追憶起情人臨別時千萬句叮嚀囑咐的話語 。“千萬句”,極言離別時對方叮嚀話之多,真可謂“ 語已多,情未了 ”,句句包含著無限深情。“一寸柔腸情幾許?”柔腸多指女性的纏綿情意。“情幾許 ?”語氣是反詰,語意卻十分肯定 。結尾“薄衾”三句,寫行者在旅舍中思念遠方女子,想象她此時也一樣在相思的煎熬中思念著自己,自從自己走了以後,她一個人獨守空閨,薄衾半溫,孤枕難眠,內心充滿了寒意 。好夢醒來 ,再也睡不著了。夜深人靜,聽著窗外瀟瀟雨聲,徹夜難眠。這三句,只作細節描寫,並未明言其愁,卻形象地描繪出行者的愁容恨態,寫得深婉曲折,耐人尋味。

惠洪詩詞推薦

青玉案
漁父詞/漁父
瑜上人自靈石來,求鳴玉軒詩,會予斷作語,
浣溪沙
漁父詞/漁父
西江月
漁父詞/漁父
千秋歲
題李愬畫像
漁父詞/漁父
謁狄梁公廟
浣溪沙
漁父詞/漁父
漁父詞/漁父
次韻天錫提舉
惠洪所有詩詞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