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秋夜曲》

作者:張仲素  朝代:唐代  體裁:樂府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雲露月光。
秋壁暗蟲通夕響,寒衣未寄莫飛霜。

《杂曲歌辞·秋夜曲》原文賞析

  這首詩寫閨中人一夜間的情思,抒情細膩,結構工巧。篇中的女主人公因丈夫遠行,離情縈懷。計時的漏壺在靜夜裏響起“丁丁”的滴水聲,一滴滴、一聲聲,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她聽著,數著,心裏著急地在想,夜怎麽這麽長啊!她百無聊賴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無邊無際的輕雲在緩慢地移動,月亮時而被遮住,時而又露了出來。思婦在失眠時的所見所聞,無不引動並加重著她的淒清孤寂的感情。

  在失眠的長夜裏,暗處的秋蟲通宵一直在鳴叫著。聽著聽著,她突然想到該是給丈夫準備寒衣的時候了。第三句中的“通夕”二字明是寫秋蟲的鳴叫的時間之長,實際是暗示思婦通宵達旦未能成眠。“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秋蟲的叫聲,襯出思婦難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婦轉而想到丈夫寒衣,自然引出抒情的末一句。

  第四句“征衣未寄莫飛霜”是思婦內心的獨白。她是在向老天爺求告呢,還是在徑直命令呢?求告也罷,命令也罷,總之都可以從這天真的出語中窺見她對丈夫的無限深情。

  這首詩采用了畫龍點睛的寫法。前三句雖然是以情取景,但若沒有末一句的點題,讀者既無法領會景中之情,也不可能知道全詩主要抒寫什麽感情,詩中的主人公又是誰。最後一句響起思婦情濃意深的一片心聲,使人恍然大悟:原來詩人在《秋夜曲》中所要彈奏的,不是別的,而是思婦心上的那根悠思綿綿的情弦。

  (陳誌明)

作品出處

全唐诗:卷26_83

張仲素詩詞推薦

雜曲歌辭·宮中樂
秋閨思
玉繩低建章
塞下曲五首
雜曲歌辭·秋夜曲
秋思贈遠
雜曲歌辭·春遊曲三首
春閨思
燕子樓詩三首
雜曲歌辭·聖明樂
秋閨思
雜曲歌辭·太平樂
王昭君
夜聞洛濱吹笙
聖明樂
張仲素所有詩詞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