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行人怪府公。
還是詩窮。
還是文窮。
下車上馬太匆匆。
來是春風。
去是秋風。
階銜免得帶兵農。
嬉到昏鐘。
睡到齋鐘。
不消提嶽與知宮。
喚作山翁。
喚作溪翁。
《一翦梅 袁州解印》原文賞析
劉克莊是一個心懷天下、渴望為國立功的人。但在當時那個腐朽的時代裏 ,他的仕途卻充滿了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詞人出使袁州,數月後即因火災被劾罷官。劉克莊大為不服,寫下這這首詞以示申說。詞篇一開始即通過陌上行人對詞人“下車上馬太匆匆”的驚怪,使我們看出這次被解職是毫無道理的。“下車”“上馬”其間相距不過數月,故雲“太匆匆”。“詩窮”、“文窮”是詩使人窮、文使人窮的意思。行人們這樣發問正說明城中父老對他革職的不解與不平,這從側面肯定了作者在袁州並無失職,失火不是他的過錯。既然人們對他這次解官只當是因為詩窮,因為文窮之故,換言之即非為政有失,則作者被排擠的真相不是昭然若揭了嗎?作者借行人之口,巧妙地為自己的罷官作了申訴。“春風”、“秋風”兩句點出時間,表明清白,暗指仕途沈浮無常。
下半闋從作者方面立言,是對“行人”關切的回答。那意思是說:不要有什麽奇怪,我自已倒落得個清閑 。宋時 ,一般情況下知州兼任本州兵馬鈐轄和勸農使。知州的實職被奪,也就沒有帶兵、農的虛銜了,這是一種幽默的說法 。“ 階銜免得帶兵農 ,嬉到昏鐘,睡到齋鐘。不消提嶽與知宮,喚作出翁、喚作溪翁”這幾句說既然當權者不給事幹,那就只好從早玩到黑,從天黑睡到吃飯,作一個名副其實的“山翁”、“ 溪翁 ”。不能躋身仕途就作浪跡山林的打算,這在封建時代是帶有普遍性的現象。
盡管如此,我們仍然不要忘了作者其實是用反語發泄牢騷。劉克莊絕不是一個甘心作山翁、溪翁的人。作者在詞中寓憤懣不平之氣於諧謔閑適之中,一問一答,輕松而不流於淺露,亦客亦主,活潑而不失之含蓄,可以說在豪放粗獷的詞風中較為獨特。转自www.lookup.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