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
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朝中措 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原文賞析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與歐陽修過從甚密的劉敞(字原甫)知制誥;喜祐元年(1056),因避親出守揚州,歐公便作此詞送給他。歐公曾於仁宗慶歷八年(1048)知揚州,此詞借酬贈友人之機,追憶自己在揚州的生活,塑造了一個風流儒雅、豪放達觀的“文章太守”形象。詞中所寫平山堂為歐公任揚州太守時所建。這首詞一發端即帶來一股突兀的氣勢,籠罩全篇。“ 平山闌檻倚晴空 ”,頓然使人感到平山堂淩空矗立,其高無比。這一句寫得氣勢磅礴,便為以下的抒情定下了疏宕豪邁的基調。接下去一句是寫憑闌遠眺的情景 。據宋王象之《 輿地紀勝》記載,登上平山堂,“負堂而望,江南諸山,拱列檐下”,則山之體貌 ,應該是清晰的 ,但詞人卻偏偏說是“山色有無中”。這是因為受到王維原來詩句的限制,但從揚州而望江南 ,青山隱隱 ,自亦可作“山色有無中”之詠。
以下二句,描寫更為具體。此刻當送劉原甫出守揚州之際,詞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平山堂,想起堂前的楊柳。“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深情又豪放。其中“手種”二字,看似尋常,卻是感情深化的基礎。詞人在平山堂前種下楊柳,不到一年,便離開揚州,移任潁州。在這幾年中,楊柳之枝枝葉葉都牽動著詞人的感情。楊柳本是無情物,但在中國傳統詩詞裏,卻與人們的思緒緊密相連。何況這垂柳又是詞人手種的 。可貴的是 ,詞人雖然通過垂柳寫深婉之情,但婉而不柔,深而能暢。特別是“幾度春風”四字,更能給人以欣欣向榮、格調軒昂的感覺。
過片三句寫所送之人劉原甫 ,與詞題相應 。據《宋史》卷三百十九《劉敞傳》記載,劉敞“為文尤贍敏 ,掌外制時 ,將下直(猶今語下班),會追封王、主九人,立馬卻坐,頃之,九制成。歐陽修每於書有疑,折簡(寫信)來問,對其使揮筆,答之不停手,修服其博。”九制,是指九道敕封郡王和公主的詔書,劉原甫立馬卻坐,一揮而就,可見其才思的敏捷。此詞雲“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不僅表達了詞人“心服其博”的感情,而且把劉敞的倚馬之才,作了精確的概括。綴以“一飲千鐘”一句,則添上一股豪氣,於是乎一個氣度豪邁、才華橫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便栩栩如生地站在我們面前。
詞的結尾二句 ,先是勸人,又回過筆來寫自己。餞別筵前 ,面對知己 ,一段人生感慨,不禁沖口而出。無可否認,這兩句是抒發了人生易老、必須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但是由於豪邁之氣通篇流貫,詞寫到這裏,並不令人感到低沈,反有一股蒼涼郁勃的情緒奔瀉而出,滌蕩人的心靈。
歐詞突破了唐、五代以來的男歡女愛的傳統題材與極力渲染紅香翠軟的表現方法,為後來蘇軾一派豪放詞開了先路。此詞的風格,即與蘇東坡的清曠詞風十分接近。歐公在政治逆境中達觀豪邁、笑對人生的風範,與東坡何其相似乃爾!来自lookup.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