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邊詞二首》

作者:姚合  朝代:唐代  體裁:七絕

將軍作鎮古汧洲,水膩山春節氣柔。
清夜滿城絲管散,行人不信是邊頭。
箭利弓調四鎮兵,蕃人不敢近東行。
沿邊千裏渾無事,唯見平安火入城。

《穷边词二首》原文賞析

  題一作《邊詞》。窮邊,意思是極遠的邊地。原詩二首,這是第一首。詩寫邊鎮的升平景象,借以贊揚邊鎮守將的防守之功。作者在元和十年(815),曾以記室從“隴西公”鎮涇州(今屬甘肅),詩或作於此時。(qiān牽)州,今為陜西千縣。唐自天寶以後,西北疆土大半陷於吐蕃。州離長安並不算遠,但在作者眼中卻成了“窮邊”,國力就可想而知了。

  全詩主要在寫景象,借景象來顯示將軍防守之功,並不著眼於直接歌功頌德。首句“將軍作鎮古州”,點明本詩頌揚的對象,下面二句詩即介紹了將軍擔任鎮守之職後,古州出現的繁榮景象。詩人著意渲染了春日的山、水、節氣和清夜的絲管,使人感到這裏不再有邊地的荒涼,不再有邊地的戰火氣息,耳濡目染的都是欣欣向榮的太平景象。“水膩山春節氣柔”,水膩,是說水滑潤如油,自是春水的柔美形態,和夏水的洶湧浩蕩有別。用“膩”字形容春水,自然也含了詩人的贊美之意。“山春”二字簡潔地描繪出群山萬壑山花爛漫的無限春色。節氣柔,是說節氣柔和,風雨以時。這句的意思是:春光柔媚,山青水秀;而明麗的春光,則正是“節氣柔”的結果。這是總寫春日白天的邊鎮風光。入夜以後的邊鎮,又是一番景象。詩人只用了“滿城絲管”四字來描繪它,這是用了誇張的手法。絲管之聲不是只從高門大戶中傳出,而是大街小巷滿城蕩漾。一個“散”字用得極妙,把萬家歡樂,沒有邊警之擾的景象烘托了出來。絲管之聲發自“清夜”,又說明邊鎮在歡樂中清靜而有秩序,雖然歡樂,卻不擾嚷。因此,地雖是“窮邊”,景卻是美景。難怪從內地來的客人看到這種春意盎然、歌舞升平的景象,竟然不相信這是邊塞之地。這種太平景象的出現,應該歸功於“作鎮”的將軍。但是詩人卻沒有對將軍致邊地於太平之功直接贊美一詞,只是把贊美之情暗含於對美景的贊揚之中,用筆顯得非常委婉。結句寫行人的感想,仍然避免自己直說譽詞。“行人不信”,似乎是作為客觀現象來寫,然而,來來往往的行人不也包括詩人自己嗎?那種由衷的贊美之情寫得蘊藉有味。

  (孫其芳)

作品出處

全唐诗:卷502-21

姚合詩詞推薦

楊柳枝詞五首
遊春十二首
杭州觀潮
送劉禹錫郎中赴蘇州
采松花
題僧院引泉
送狄尚書鎮太原
送李起居赴池州
送狄兼謨下第歸故山
寄李餘臥疾
寄題尉遲少卿郊居
秋中寄崔道士
題金州西園九首·藥堂
題金州西園九首·江榭
姚合所有詩詞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