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居》

作者:姚合  朝代:唐代  體裁:五律

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
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
帶病吟雖苦,休官夢已清。
何當學禪觀,依止古先生。

《闲居》原文賞析

  姚合極稱賞王維的詩,特別追求王詩中的一種“靜趣”,此詩就反映了這個傾向。

  首兩句:“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姚合自稱“野性多疏惰”(《閑居遣懷》其八)。一個性格疏懶,習於野性的人,認為不適宜為官臨民,這在旁觀者看是很清楚的。而自己偏不了解這點,終年住在城裏,絲竹亂耳,案牘勞形,求靜不得,求閑不能,皆由於自己的“不自識”。本不樂於城市,今終年住在城裏,總得自己尋個譬解。古人說,大隱隱於市,因此認為在城市亦算是隱居。“縣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武功縣詩》)自己作這樣一番解釋,是明心跡,也見心安理得了。這兒寫身處縣城,卻透露了心地的靜趣。

  景況也確是這樣:“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這第二聯寫的正是適應自己疏鄙之性的境地,從首二句一氣貫註而來。沒有馬跡過門,就是表明來訪者稀少,為官很清閑。蟬聲聒噪,充滿庭院,是因無人驚擾,反覺鬧中處靜;寫的滿耳聲音,卻從聲音中暗透一個“靜”字。上句寫出清閑,下句寫出清靜。正是於有聲處見無聲,反感靜意籠罩。

  在這清閑、清靜的城中一隅,詩人是“帶病吟雖苦,休官夢已清”。這第三聯從“病”寫性情。病,帶點小病,舊時往往成為士大夫的風雅事;病而不廢吟詠,更顯得閑情雅致。現今“休官”,連小小的職務也不擔任之後,真是夢境也感到很清閑,很清靜了。寫來步步幽深,益見靜境。唐人由於受佛家思想影響,有所謂更高一層的境界,就是把生活逃遁於“禪”,所以第四聯作者自問:“何當學禪觀,依止古先生?”何時能摒除一切縈心的俗務,求古先生(指佛)學這種禪觀呢?觀,即觀照。妄念既除、則心自朗然無所不照。這樣的境界,就是禪觀(即禪理、禪道),是清閑、清靜的更高一境。借禪理說心境,表現了詩人對當時吏治腐敗、社會黑暗的鄙視厭惡之情,成功地描摹了作者所追求的藝術上靜趣的境界。

  姚合是寫五律的能手。他刻意苦吟,層層寫來,一氣貫註;詩句平淡文雅,樸直中寓工巧,而又暢曉自然,所以為佳。

  (施紹文)

作品出處

全唐诗:卷498-6

姚合詩詞推薦

楊柳枝詞五首
遊春十二首
杭州觀潮
送劉禹錫郎中赴蘇州
采松花
題僧院引泉
送狄尚書鎮太原
送李起居赴池州
送狄兼謨下第歸故山
寄李餘臥疾
寄題尉遲少卿郊居
秋中寄崔道士
題金州西園九首·藥堂
題金州西園九首·江榭
姚合所有詩詞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