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

朝代:現代 作品數:84

毛泽东小传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於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36~1976),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員會主席(1945~197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54~1959)。

早期革命活動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毛澤東加入湖南起義的新軍。1913~1918年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學習。1919年在長沙創辦《湘江評論》。1920年發起組織新民學會和俄羅斯研究會,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同年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組織。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團聯合會總幹事,領導長沙、安源等地工人運動。

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1923年6月,毛澤東出席中共三大,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參加中央領導工作。1924年參與中共幫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的活動。在國民黨一大、二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執行委員,任宣傳部代理部長。1926年主辦第六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11月到上海擔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1927年到武漢任全國農民協會總幹事,主持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在此期間先後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明確提出無產階級領導權和依靠農民同盟進行革命的主張,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標誌著毛澤東思想的萌芽。

建立革命武裝和發展農村革命根據地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後,中共中央於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提出“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的著名論斷,當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後到湘贛邊發動和領導秋收起義,建立工農革命軍第1師,後率部上井岡山,發動土地革命,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1928年4月,率部與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余部會師後,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任黨代表。5月,在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特委書記,後任中共第四軍前敵委員會書記。6月,在中共六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在此期間的革命實踐中,毛澤東認真總結經驗,先後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麽能夠存在》、《井岡山的鬥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創造性地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戰略思想,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唯一正確的道路,標誌著毛澤東思想開始形成。

1930年8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前委書記兼總政治委員。1931年任中共中央蘇區中央局委員,代理書記,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總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選為主席。從1930年12月到1933年2月,同朱德領導紅一方面軍先後粉碎了國民黨的四次大規模的軍事“圍剿”。1933年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反對毛澤東關於中國革命和中國革命戰爭的指導方針,在他們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以後,就把毛澤東排斥於黨和紅軍的領導之外,執行不同的戰略和政策,從而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紅一方面軍不得不退出蘇區,開始長征。1935年1月,長征途中,在貴州遵義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見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結束了王明“左”傾路線的統治。隨後又粉碎了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勝利完成長征。紅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紅軍在陜北會師,開創了抗日救亡的新局面。1935年12月,針對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華造成的危機,毛澤東在瓦窯堡會議後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策略》的報告,闡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政策。

1936年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擔任這一職務直至逝世。為了迎接抗日戰爭,提高幹部水平,克服教條主義,1937年寫了《實踐論》、《矛盾論》哲學著作,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

指導開展敵後遊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毛澤東領導人民開展敵後遊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寫了《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等著作,批判了亡國論、速勝論的錯誤思想,指明了爭取抗日戰爭勝利的途徑。1938年11月,為了克服王明的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發表《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的講話。

1942年號召全黨開展整風運動,使中共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高度的統一,為戰勝困難和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1943年3月,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以後在歷屆中央委員會都連續當選為主席直到逝世。抗日戰爭時期,先後發表了《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重要著作,闡明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政策和政治、經濟、文化綱領,標誌著毛澤東思想的成熟。

領導人民解放戰爭抗日勝利後,毛澤東針對蔣介石企圖消滅共產黨及其武裝力量的現實,提出“針鋒相對”的鬥爭方針。1945年8月,毛澤東親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簽訂《雙十協定》。1946年夏,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毛澤東分析了雙方力量對比,提出了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和打敗蔣介石的政治方針與軍事原則,在粉碎蔣介石全面進攻、重點進攻後立即轉入戰略反攻。1948年9月~1949年1月,指揮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大戰役,取得了戰略決戰的勝利。接著,號召“將革命進行到底”,發動渡江戰役,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大西北,推翻了國民黨政府。1949年3月,主持召開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並作重要報告,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規定了黨在全中國勝利以後的各項基本政策。同年6月,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闡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的性質及其內外政策。9月,主持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制定並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產生了中央人民政府,當選為主席。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功績與過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頭三年,以他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領導全國人民一面在國內完成了繁重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任務,一面迫於美國軍隊攻入北朝鮮、威脅中國東北部的形勢,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同時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

1953年,按照他的建議,中共中央宣布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開始有系統地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由他主持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並選舉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主席,任職到1959年。1956年4月作《論十大關系》的講話,對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同年9月,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共召開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已經轉變為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但是這個方針並沒有得到認真的執行,因而導致了以後的一系列指導工作上的錯誤和挫折。1957年2月,他作《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提出正確區分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中人民內部和敵我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學說,這個學說在他以後的活動中也沒有得到真正的實行。中南海豐澤園。

1958年,他發動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從1960年冬到1965年,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初步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使國民經濟得到比較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在這期間,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初步糾正了農村工作中和其他方面的“左”的錯誤。但不久,他又把主要的註意力轉向了他所認為已經再次成為國內主要矛盾的新的階級鬥爭。

從50年代末開始,他領導中共同蘇共領導人奉行的大國主義和幹涉、控制中國的企圖進行了堅決鬥爭。70年代,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思想(見三個世界理論),並且開始打開了對外工作的新局面,為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條件。1966年由於對國內國外形勢作出了極端的估計,他錯誤發動了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操縱和利用,造成10年之久的全國大動亂,使中國的許多方面受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

毛澤東始終堅持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維護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主權,維護世界和平。就他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建立的不可磨滅的巨大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他仍然受到中國人民的崇高尊敬。1981年6月,中共中央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的歷史地位作出全面、公正、實事求是的科學結論。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澤東選集》,其他已公開發行的著作有《毛澤東書信選集》、《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和《毛澤東詩詞選》等。毛澤東有三子二女。長子在朝鮮戰爭中犧牲。

->>【查看毛澤東所有詩詞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